近日,广东省民政厅公布广东省先进社会组织公示名单,番禺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功入选“地方性先进社会组织”,为广州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区级社会组织。主要做法:
一是抓党建促发展。采取“联合会+会员单位”党建工作模式,组建党支部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“第一议题”、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制等,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,定期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讲座、知识竞赛、交流研讨活动,有效提升党员党性修养。成立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总队,设立社会组织联合团支部、妇联和工会,承接打造“精品妇女之家”“舒心驿站”,帮助妇女群体调解情绪,以党建带动群团建设,引导参与社会管理。组建经济类、社会服务类、教育类、文艺类、体育类专业委员会5个,与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区(村)、“两新”组织等30多个基层党组织签订“红联共建”党群联盟服务承诺书并开展共建系列活动,凝聚专业资源,定期举办讲堂、培训、讲座、主题党日活动等,提升各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发展水平。
二是抓培育促规范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,完善会员大会、理事会、监事会制度,健全财务管理、专项资金管理等9项内部管理制度,确保规范办会。搭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、等级评估、品牌社会组织建设“三大”平台,成功承办番禺公益慈善创投大赛、妇联献爱心公益创投活动,立项金额达1400万元,累计资助项目146个,有效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、参与社会治理惠及超过20万人次。承接运营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,联动镇街、村居9个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、16个镇街社区社联会,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2500多家,开展培育课程28期,激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活力。创办社会组织大讲堂,开展评估宣传、培训、交流互访,引导符合条件社会组织参与等级评估和品牌社会组织建设,带动社会组织自我增值赋能,实现社会组织以评促建“双提升”。区社会联会被评为5A等级和市品牌社会组织,助力实现全区拥有等级社会组织86家、市品牌社会组织6家。
三是抓创新聚合力。创新建立党建引领“五社联动”社区治理机制模式,打造275个村居共治生态圈,实现镇街、村居“五个全覆盖”。联动构建社区基金“微创投”机制,拓展服务领域,推动供需精准对接,提升服务效益。截至目前,联动开展村居微创投85次资助项目375个;开展活动10750场次,投入社工2.46 万人次,志愿者参与4.8万人次,服务161万人次。《“番禺区五社联动——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模式”》案例成功选入“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(2020)”。发布《社会组织参与防疫工作倡议书》《“五社联动”参与新冠病毒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引》,动员社会组织党组织、行业协会商会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,发动社会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机构联动开展《“五社同心·联动战疫”社区防疫支持计划》《“隔绝疫情·凝聚真情”关爱困难长者爱心午餐公益项目》《禺山守护—“五社联动”关爱集中隔离人员行动》《“五社联动”暖心送义剪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活动》,联动专委会及会员单位163家社会组织助力复工复产,协助开展“会员暖心行动”“暖企法律服务”、举行产融对接、税收优惠政策专题宣讲,协助举办“区长带货番禺严选”主题系列直播活动,在疫情防控和保平稳中履行社会责任与担当。发布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,带动16个镇街商会、教育类枢纽型组织、慈善类组织开展对口帮扶,精准实施“大爱番禺.慈善为民义卖”助销特色产品、交通设施建设、助学结对等帮扶项目;联动化龙镇、石楼镇试点开展“五社联动”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,举办“红联共建助推垃圾分类——五社联动建设美丽乡村”“红色引航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——五社联动建设美丽乡村”主题活动,为城乡社区务农人员、留守妇女开展技能提升课程,内容包括花卉种植、电商创业、家政育婴、安全急救知识、卫生科普等培训12期,孵化培育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、亲子环保护卫队、微心愿圆梦队伍、防疫志愿红棉服务队等志愿者服务队伍38个,有效激活城乡志愿服务力量,拓宽多元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践路径。
四是抓宣传入民心。开通微信公众号、今日头条、抖音号、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,举办社会组织文艺晚会、编印《番禺社会组织》宣传期刊,打造社会组织风采展示窗口,提升社会组织知名度。21位社会组织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围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行业规范主题,倾听社情民意和社会组织呼声,形成涉经济、教育、社会服务、人才发展等有针对性议案提案26件,传播社会组织的正能量、好声音。聚焦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等群众关注点,创新“商会协会+民企”提升“五社联动”效应,推动党建链与治理链、服务链深度融合,用心用情服务基层民生,利用学习强国推送“五社联动”项目成效稿件,提升“吸睛度”,被羊城晚报评为2020年度最暖抗疫集体。